“污水变能源”的绿色革命,荏原赋能华中首个排江尾水综合能源站
产业园区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随着“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产业园区过去那种高耗能、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建筑领域的能源系统革新成为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一环。
荏原服务中建科技产业园综合能源项目
近日,荏原凭借卓越的污水源热泵技术和专业的能源解决方案,成功助力中建科技产业园综合能源站项目落地运行,为华中地区打造了一座集水源热泵、磁悬浮制冷、余热回收于一体的低碳节能新标杆,也为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科技赋能 变废为宝
中建科技产业园综合能源站项目由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环境水务局、武汉光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及中建三局城市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打造,作为华中区域首个排江尾水回收利用(污水源热泵)综合能源站,该项目以“多功能水源热泵+磁悬浮制冷机组+余热制取卫生热水”为核心,构建多能互补体系,配合水蓄能系统实现电力削峰填谷,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面对传统能源站占地大、能耗高的痛点,荏原团队深入项目腹地,以“零碳循环”为核心理念,为中建三局总部大楼量身定制了4台多功能水源热泵机组,充分满足了项目方对于建筑空间的功能使用、能耗管理目标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等需求。
荏原解决方案 演绎多能互补智慧
在能源站机房内,荏原创新构建了“水源热泵+磁悬浮制冷机组+余热利用”多能互补体系,打造出“冷热电”三联供的低碳能源闭环系统。这套系统突破性地将城市污水转化为“能源宝藏”,通过高效提取污水中的冷热资源,替代传统地源热泵打井工程与锅炉系统,实现制冷、蓄冷、采暖、蓄热四大功能一体化集成。
机组单机制冷量达3600kW,制热量达3800kW,以“一机四用”的极致效率,将污水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行业新高度。相较于传统方案,该项目年节约标准煤1450吨,减排二氧化碳3600吨,相当于再造20.1万棵成年树木的生态价值,为城市建筑群提供了可复制的零碳转型样本。
从隐蔽的安装工程到项目落地的调试运行,荏原团队以“全生命周期服务”贯穿始终,通过BIM三维建模技术精准优化管线布局,确保设备间距科学合理、管路走向整齐有序,实现机房空间的高效利用和系统运行的优化配置。如今,这座隐藏于总部大楼地下的“能源心脏”,正稳定可靠运行,以绿色能量支撑着整座产业园的低碳运转,诠释着荏原“技术隐形,价值显性”的工程哲学。
中建科技产业园综合能源站的建成,不仅为中建三局总部大楼提供了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保障,更展现了荏原在综合能源领域的创新实力。一直以来,荏原持续深耕区域能源站建设领域,凭借绿色创新的能源解决方案,相继打造了郑州龙湖金融中心区域能源站、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能源站、南京江北新区中心区能源站等标杆项目,充分彰显了荏原在综合能源解决方案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优势。
科创之力重塑能源方案
当污水化身绿色能源,当机房变身智慧大脑,荏原正以科技之力重塑人与能源的共生关系。未来,荏原将继续肩负起节能与环保的双重责任,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为更多园区提供低碳解决方案,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加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