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技术迎来爆发期:追踪2025年中期数据中心投资、创新与基础设施革命
领先的AI开发商云Lambda将使用Aligned最新的达拉斯-沃斯堡设施 DFW-04,一个目前正在德克萨斯州普莱诺建设的液冷AI和云数据中心。
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激增正在加速数据中心设计的重大转型——从风冷到液冷的全面切换。截至2025年中期,这一转变已脱离实验阶段,成为战略性、资本化、深度嵌入行业巨头基础设施蓝图的运营现实。这场变革由双重引擎驱动:GPU驱动的AI工作负载爆发式增长,以及传统风冷系统的物理极限。
Aligned Data Centers、Colovore、Iceotope和微软的最新动态,标志着液冷技术已蜕变为现代数据中心设计的核心支柱。通过大规模投资、先锋级合作和尖端科研突破,这些机构不仅在扩展冷却能力,更从化学、物理和工程学层面重新定义可持续AI基础设施的底层逻辑。
01、Colovore:资本加持下的液冷基建狂潮
这家硅谷公司用十年蛰伏等来了AI时代的风口。在投资机构King Street Capital Management支持下,Colovore近期通过黑石集团获得9.25亿美元(约67亿人民币)融资,全力推进美国核心城市的液冷数据中心建设。其杀手锏在于单机架200千瓦的散热能力——这相当于将20个传统机架的算力压缩进单个机柜。
随着AI推理从云端下沉到城市边缘,Colovore在芝加哥、雷诺等地的布局展现出战略眼光。其采用的浸没式+直触式双模液冷技术,能直接对接英伟达最高性能的AI加速器。更关键的是,当Aligned Data Centers与AI算力平台Lambda达成深度合作,这意味着液冷技术已打通从芯片、服务器到云服务的全产业链条。
02、微软:零废水冷却与AI材料革命
在2025年开发者大会上,微软抛出了震撼行业的承诺:所有新建数据中心实现冷却水零消耗。其秘密武器是搭载在GB200 AI系统上的闭环冷却架构——直径6米的巨型散热矩阵取代传统冷却塔,20英尺(约6米)风扇组对循环冷却液进行气冷降温,彻底摆脱对外部水源的依赖。
但更具颠覆性的是研发模式的变革。微软自主研发的AI平台"Discovery",通过模拟数百万种化学组合,仅用200小时就找到无毒环保的PFAS替代冷却液。这种曾需数年研发的关键材料,如今借助AI将周期压缩至8天。"这不仅是冷却系统的升级,"微软云业务负责人斯科特·格思里强调,"更是从分子层面重构数据中心生态。"
03、浸没联盟:散热-算力-网络的三体战争
当Engineered Fluids的单相浸没冷却液、Iceotope的密封式机箱设计,遇上瞻博网络的AI智能交换机,一场散热技术的降维打击正在上演。这个铁三角联盟的解决方案包含三大杀招:
精准控温:CPU/GPU温差控制在±1℃内,避免算力波动
能耗减半:冷却系统功耗直降50%,废热温度提升至80℃可回收
智能联动:QFX交换机实时调节网络流量与散热需求
"散热系统正在吞噬数据中心的创新预算,"Iceotope技术副总裁直言,"我们的??榛杓迫么郴?8小时变身液冷堡垒,这才是算力战争的胜负手。"
04、行业全景:液冷技术迈入主流化临界点
2025年液冷技术的爆发式成熟体现在四大维度:
1. 资本规?;篊olovore近十亿美元融资、Aligned持续超大规模建设,印证投资者将液冷视为数字经济的核心资产类别。
2. 生态垂直整合:Lambda+Aligned、英伟达+Colovore等合作凸显硬件-云服务-设施设计的深度耦合。
3. 可持续领导力:微软闭环系统与AI材料发现,重新定义数据中心环境标准。
4. 技术融合创新:浸没冷却与AI原生网络协同进化,支撑高密度可持续算力。
随着英伟达Blackwell、GB200及定制AI芯片的部署,风冷系统的物理极限日益凸显。液冷技术不仅解决芯片散热问题,更催生数据中心设计范式的根本性重构——从建筑结构、运营模式到环境责任的全面革新。在这场由AI驱动的效率革命中,液冷技术的颠覆浪潮才刚刚开始。
- 下一篇: 奥利凯直膨式屋顶机受好评
- 上一篇: 三菱重工海尔发布TX-PRO 侧出风智能楼宇空调